發布時間:2019.08.06
轉載來源:獵云
深圳清華園信息港活躍著一家聚集了3D傳感技術應用的頂尖高手的公司——深圳安思疆科技有限公司。
獵云網8月5日報道,三維傳感組件深圳安思疆科技(Angstrong)獲得來自北京清控金信資本領投、力合科創基金、煉金術資本、杭州復林創投基金跟投的近億元A輪投資。
安思疆科技成立于2018年6月,核心產品為應用于手機/平板、安防監控、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場景的3D結構光模組-MOGO,可提供亞毫米精度的3D深度數據采集功能,配套3D深度圖、3D建模和3D人臉識別算法。公司曾于2018年9月獲得力合科創基金的兩千萬天使投資。
與業界同行相比,這家公司在3D領域的產品研發速度非常快——公司成立3個月內,安思疆便自主研發了一套優秀的三維傳感系統,包括一系列水平直逼蘋果FaceID感知級別的核心光學元器件和深度算法,令業界無不側目。
要知道,即便是蘋果公司,也花了極長時間將該項技術投入量產。
時間回溯至2017年,蘋果公司首次推出搭載了FaceID的iPhone X,驚艷全球。FaceID的原理,是通過其“劉海”內置的3D結構光內光學元件投射數萬個編碼激光散斑,對人臉進行掃描而獲得精確的3D面部信息。FaceID的橫空出現,吸引了無數的智能手機廠商的目光,他們需要掌握這門技術來占領人臉識別市場。
然而,大多數手機廠商摸索后發現,實現這一技術并非易事。蘋果十年磨一劍的背后,是整個3D結構光學原理從研究到應用落地的漫長過程。3D結構光技術雖然已經應用多年,但傳統的技術體積龐大,價格昂貴,適用場景非常少,并且受原材料、生產工藝等因素的制約,無法大規模量產。即便領先如蘋果,也需花費近5年時間探索,直到2017年才實現超小型化產品的量產。
蘋果甘愿投入大量時間研發3D結構光技術,因為在相對于其他人臉識別技術采用的方案如TOF、雙目立體成像,前者效果更好,更成熟,成本相對低。
3D結構光方案主要原理,是通過結構光發射器向目標投射一定“結構”的光線,同時通過攝像頭接收投射到目標表面后反射的光線,后端圖像處理器分析光線“結構”的形變,獲取深度信息。更形象的說法就是,把一定形狀(網狀、點陣或其他)的光打到物體表面形成形變,圖像處理器根據形變程度測算深度。
安思疆 Angstrong Tech.成立的當下,全球刷臉支付、人臉識別市場風起云涌。據研究機構Trend Force估計,2018年全球3D傳感模塊的市場價值約為51.2億美元,到2020年,市場價值預計將達到108.5億美元,從2018年到2020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45.6%。
就全球而言,眾多手機品牌只有蘋果和華為擁有自研3D結構光技術,同時也是僅有的兩家能實現該技術大規模量產的廠商,足以見其難度之大。
可以想象,在這場無硝煙的商業戰爭中,像安思疆科技一樣掌握了3D結構光成像技術整體方案的自主研發型國內供應商,自然誕生伊始即成為兵家必爭之材。
安思疆同時具備對3D結構光學模組軟硬件的系統整合能力,可以為客戶提供中短距離超高精度達到亞毫米級,以及中遠距離高精度的3D傳感解決方案。
據悉,由安思疆自主研發的3D結構光關鍵元器件——衍射光學元件DOE,能投射出超過3萬個激光散斑點,與蘋果達到同一水平。
“據了解,蘋果的DOE是由TSMC(臺積電)獨家代工,采用了非常領先的用于芯片加工的半導體光刻和封裝技術,而目前國內能夠有設計DOE能力的公司,加工能力相對較弱,擁有DOE半導體加工技術的公司,普遍設計設計能力偏弱。
安思疆CEO李安表示,不同于一般視覺產品,3D傳感是一項系統級的工程,所有部件緊密關聯,牽一發動全身,要做好就必須對所有涉及的領域都要非常了解,所有器件必須自行設計才能達到100分。
安思疆是國內目前能唯一實現從設計、研發、量產、封裝全套DOE關鍵元器件的3D傳感器公司。此外,由幾位專家聯合開發的自主開發的仿真系統,能夠模擬在不同環境下的3D成像效果,因此可以在眾多的環境中找到最佳設計,極大的節省了研發周期和開發成本,并且在產品的升級迭代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安思疆之所以能激流勇進,成為資本的寵兒,是因為它擁有一支非常強大的團隊,集合了國內外光學領域和算法領域的“最強大腦”。
據悉,核心研發團隊由包括三位創始人在內的五位業內頂尖專家和學者組成,其中還包括‘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他們分別來自國內外一流世界名校的光學、計算數學等專業,理論功底深厚,并且在幾何光學、衍射光學、圖像算法、3D成像/顯示以及VCSEL應用等前沿領域具備長期的工程設計實踐。
CEO李安,畢業于浙江大學光電學院,獲光學碩士學位,幾何光學和衍射光學領域內的工程技術專家,專注于系統集成和自動化量產實現;
CTO魯亞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數學博士,在多媒體工程算法領域深耕15年,精通圖像算法,計算機視覺,安思疆的3D算法正是由他牽頭;
聯合創始人、副總裁蔣建華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和美國University of Alabama in Huntsville,在DOE/光柵,全息光學等波動光學領域有20多年理論和實踐經驗,全球DOE領域頂級專家,其創作的衍射光學設計軟件Grating master和DOE master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應用,包括蘋果和華為。
CEO李安介紹,“在3D結構光方案中, 大角度衍射光柵DOE是實現結構光系統至關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而這種大角度衍射DOE的設計和制造門檻很高。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相關研發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行業對應用的理解不足。
安思疆的核心設計成員之一蔣建華博士在DOE/光柵,全息光學等物理光學領域,集成成像、科學超算等領域有20多年理論和實踐經驗,其自主設計的DOE,能夠確保質量可控,并通過整體方案的有效配合,效果非常好。”
此外,安思疆核心團隊成員起點極高,能聯合國內外制造商打造一條完整產業鏈,解決大規模量產和成本高等痛點。
頂級的團隊配置、DOE難題的攻克、標定解決方案的設計、量產全環節的打通……使得安思疆在3D結構光應用產業高度分工的背景下,獲得了自身的后發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目前,安思疆科技公司已經獲得由北京清控金信資本領投、力合科創集團基金、煉金術資本、杭州復林創投基金跟投的近億元A輪融資。此番融資后,安思疆將逐步建立核心產品線,形成軟硬件設計、集成、制造和封裝的產業體系,為手機,金融支付,智能門鎖,機器人,AR/VR,車載等眾多領域廠商升級感知能力,其致力于成為3D傳感領域國際一流廠商的愿景不會太遙遠。